一、背景现状
2022年,历史上少有大波动的瓜蒌在本轮超级牛市推动下、在疫情需求增加拉动下、在市场人气高涨带动下,价格一飞冲天,一度创造85元历史天价,成为河北地产板块最先创造历史的品种,从而为其它品种树立标杆和示范参照作用。商家以瓜蒌为例,“一年一生、销量不大的破瓜蒌还能涨到近百元,那么销量大的品种,两年生、三年生的品种更应该过百元”,于是,后续出现了半年生的牛膝涨到60-70元;一年生防风、紫菀最高100多;二年生射干180元多等等成功案例。从这个角度来讲,本轮超级牛市中,瓜蒌起到了先行指引作用,从默默无闻、少人关注的中类品种走到了商家关注的重点品种序列上来。
生产特性决定价格波动特性,瓜蒌一年种植,可连续多年收获,随着高价刺激种植大发展,生产基数的增加,致使产能急速扩大。因此,瓜蒌行情也只是昙花一现,涨得早、涨得高,但跌的也快,跌幅也大。2023年跌、2024年续跌,面对2025年新一轮产新,瓜蒌行情恐仍难乐观。
二、特性分析
1、产区多
瓜蒌产区分布较为广泛,代表产地有江苏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四川、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新疆、山东等多产地的局面向全国范围扩种扩展,目前主次产区生产均处于高峰期,尤其是新疆产区,地广人稀、资源潜能更大,且在大力推广。
2、规格多
瓜蒌从来源来看有食用和药用两种,食用产量大,生产相对稳定;药用单产低,生产波动较频繁,当价高时,二者可相互转化,从而延缓行情发展;从商品流通来看,市场流通有全瓜蒌、瓜蒌丝、瓜蒌皮、瓜蒌皮丝、瓜蒌子、瓜蒌实等,流通规格多、专营性极强。
3、生产恢复快
瓜蒌春天种植,当年秋天便可收获,且一年种植,可连续多年收获,一旦生产基数增大,资源潜能大,生产短期很难调减下来。因此,瓜蒌既有一年生,产量易恢复的特性,又有多年生,在地资源调减时间长的特性。
4、管理难度低
瓜蒌适应性较强,外在自然灾害对其生产影响相对较少,如无特殊大灾害,属于相对稳产的品种;瓜蒌管理难度不大,属于省工、省时的品种。
5、效益参考值低
河北道地瓜蒌属于懒汉式作物,生产成本低、管理难度不大,因此,其效益参考值也不高,主要与粮食收益做比较。南方搭架瓜蒌投资大、费用高,价格偏低的情况下也会给种植户造成亏损。
6、加工环节难度高
瓜蒌运输环节怕碰、怕挤压,一旦破损,直接影响质量;晾晒环节工序多、周期长、占用场地大,鲜货拉回后,需要人工串联、人工上架;自然晾晒周期近半年,冬季还要防冻、防霉,晾晒难度极大。机器烘干成本高、烘干周期也要长达15-25天,折干率低。整体来看,瓜蒌加工门槛高、劳动强度大,加工户通过时间来换取辛苦费。
7、库存有量
瓜蒌2023年生产已跟上,当年供已大于求;2024年,库存进一步积压。2025年,在生产基数稳定,无明显减产利好题材下,产量依旧不小,新货陈货库存明显增加。
8、储存难度大
瓜蒌属于难存储的品种,易走油、变色,即使冷库存放,也只是延缓了质量衰减速度,瓜蒌新陈价格差距较大,适合经营。
综上来看:瓜蒌产区多、资源潜能大;生产易恢复,在地面积缩减慢;专营性强、库存有量、储存难度高,这使得瓜蒌历史上属于行情少波动、商家少关注的品种,高价时间短,低价时间长,高价过后往往一步跌到低位。
图示:瓜蒌近三年历史价格
三、价格分析
从长周期来看:纵观瓜蒌20多年行情历史,顶点在不断提升,但底部却未能提高,一直处于10元左右价位区间徘徊,这主要是由其自身特性所决定的。本轮牛市价格创造历史,也是建立在持续近八年的低价基础之上,期间工值上涨尤其是疫情原因上涨明显,从周期发展角度来看,目前的瓜蒌,仍有向下重回历史低位的趋势演变。
从短周期来看:本轮瓜蒌行情暴涨后迅速暴跌,走出了“倒V型”走势,涨的高、跌的猛,超涨带来的生产外扩、库存积压等利空因素还需要更长时间来消化,因此,短期看,低价的瓜蒌行情仍有向下趋势,底部还未确立,新一轮低谷周期才刚刚开启。瓜蒌生产特性决定了价格波动特性,低价持续时间长,高价持续时间短,商家、资金提前抄底也是徒劳,也只是人为短暂的带来行情的昙花一现,大周期规律客观存在,并且重复演绎。瓜蒌生产易恢复、在地面积难调减的特性短期难以改变,甚至随着技术的提升、管理技术的成熟,产量会提高,储存、加工技术更完善。
四、后期走势分析
随着溯源、产地趁鲜加工政策的加速推进,各产地尤其是传统主产地,当地大型加工企业也将纷纷涉足加工环节,从而与当前现有河北一家独大的加工局面形成竞争关系。产地加工成本优势明显,且在当前产销直接对接日益加深背景下,产地加工企业销售渠道也大幅拓展,不再受限于以前必须通过市场转手销售模式,因此,产地大加工企业的崛起,将加速现有加工端流通格局的转变。同时,受瓜蒌本轮天价示范影响,一些外地客商、次产区种植大户也将加入加工、存储行列,短期内瓜蒌加工端、流通端也将形成多头竞争局面,互相砸价、价格高度内卷的阶段性混乱时期。
疫情时期,瓜蒌需求量的确增加,专营商统计能超4000吨,但随着疫情题材过去,瓜蒌销量迅速回调到3000吨,2025年市场需求明显不足,货难销、兑现难成为普遍现象,瓜蒌也难独善其身,专营商认为今年需求连3000吨都不到。因此,需求也是动态变化的,不能以疫情特殊时期的需求做为主依据,中药材市场牛市短,熊市长,疲软是常态。
2025年,受极端天气影响,大旱或者大涝对不少产区产量造成影响,但在生产基数增加,产区大幅外扩背景下,总产量不减反而会有所增加,库存会进一步叠加累积,产销比将进一步拉大。
往年10月初,河北加工户已经拉回很多鲜瓜娄上架,产新已进入收购中期了。但因为现在加工户手里货多,按现在行情都亏本;再加上现在天气也是一直下雨,收购、运输、晾晒难度都大幅增加,因此,当前加工户都迟迟没出去收货,今年产新整体大幅推迟,后期面临集中产新、集中上市的局面。
时下的瓜蒌行情也进入尴尬僵持期:便宜了种植户不卖,想加工成瓜蒌仁、瓜蒌皮;但贵了加工户又不敢买货,出现了对峙情况。随着天气转冷,再过段时间拉回来,又怕冻坏;再过一个月,即使再便宜,加工户也不敢要了,因为拉回家会冻黑。
整体来看,今年产新大幅推迟,大量鲜瓜蒌会无奈被动变成瓜蒌仁和瓜蒌皮,瓜蒌系列整体都面临较大下行压力。
面对2025年新一轮产新,在产地外扩、基数增大、生产有量、库存积压大背景下,专营商、加工户近两年持续亏损的大背景下,商家大多在谨慎观望中。毕竟熊市下不轻易言底,低价后有地板价,地板价下更有地下室价格。在当前市场下行、人气低迷、需求萎靡的环境下,商家经营更显保守,整体呈现收缩态势。
瓜蒌高价周期已结束,新一轮低谷周期才刚刚开启,只有通过持续的、长时期的低价煎熬,瓜蒌才能真正的实现减生产、去库存。面对新一年产新季,无论是种植户还是加工户,不知瓜蒌收到家后是苦还是甜!
注:本文章由安国市恩瑞瓜蒌合作社(刘克明13363123844)投稿,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。
上一篇: 国庆节过后麦冬行情快...
下一篇: 没有了
发表评论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