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口中药产业信息平台欢迎您!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药市动态 > 正文

中药材行业现状深度解析 ——颠覆传统认知的五大变革风暴

作者:月下独酌 来源:作者投稿 浏览:153次 时间:2025-08-11 08:54:55

评论

一、价格体系重构:从地板价到十八层地狱的超预期暴跌

当前中药材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价格崩塌。据药通网行情监测,中药材行业大盘指数从2023年7月至2025年7月总体呈下降趋势。


2023年7月31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为3587.88点。2024年7月31日该指数报收于3488.44点,相比2023年7月下跌了约99.44点,跌幅为2.77% 。而到了2025年7月份中药材价格指数月度平均值为1395.67点,与2024年7月相比又再度下降了280.84点。


市场白术价格从去年的160元/公斤暴跌至80元/公斤,款冬花从两年前的400元/公斤腰斩至90元/公斤,紫苑更是从曾经的上百元/公斤狂泻至目前的10多元/公斤,跌幅高达85% ,这种暴跌现象远超传统认知的"地板价"概念。


甚至行业大众普遍认为,部分品种后期依然很难稳住价格,例如白术,秋季产新之后,行情仍将会有继续下滑的可能 。


价格崩塌的核心原因在于供需关系的彻底失衡。2020-2023年疫情+人为炒作现象催生的中药材高价行情,导致众多品种种植面积三年内盲目无限扩大,叠加种植技术升级带来的亩产提升20%-30%,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产能海啸。以猫爪草为例,2025年产新前价格高达800多元/公斤,产新后因扩种导致价格暴跌至70元/公斤,跌幅整整12倍。这种非理性扩种使得市场库存积压严重,像地黄、板蓝根、白芷、紫苑、丹参等药材,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历史记录,供给货量远远大于实际需求,价格出现烂市在所难免 。


二、种植逻辑失效:成本底线被彻底击穿的行业困局

传统的"种植成本决定价格底线"理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已完全失效。当药农陷入"追涨杀跌"的恶性循环时,种植成本反而成为价格下行的加速器。以板蓝根为例,东北、新疆产区去年产新时已经跌破成本价,但是,今年的惯性种植依然存在,大丰收不代表大收益,大面积扩种的结果,最终不仅会让药农血本无归,同时还会导致很多品种行情恢复的周期被无限拉长。


行业许多品种的价格底点,往往出现在种植端彻底绝望之时。当药农发出"这辈子再不种这个药材,子孙后代也不准再种"的呐喊时,才可能接近市场平衡点。


但是,这一次中药材跌价狂潮,如果继续按照老的逻辑推演,显然已经不行了。过去我们行业许多人做品种预期“压货”,往往比较喜欢锁定它的“地板价”,只是,这一次不是这样的,市场多商认为:“地板价”之后,或许会有“地下室价”,而“地下室价格”之后,可能还会有“十八层地狱价”,很多品种未来两年的低价,将会打破你的认知,超乎你的想象。受供需结构、政策调控以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,一些品种的行情价格将会跌到你怀疑人生为止。


三、行业淘汰赛:风口期的生死抉择与利益再分配

当前中药材行业正处于"强者恒强、弱者积弱、赢家通吃"的战略转折点。一方面,一些大型中成药企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,一些中小企业未来由于实力不足,很难跟上时代步伐,要么被收购兼并,要么纷纷倒下,而由此将会给那些有实力的大企业让路或腾出市场,前不久安徽29家中小饮片企业纷纷宣布停产,其实就是这个节奏的前兆。


另一方面,传统药商面临"供需垂直化、去中间化"的严峻挑战。电商平台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中药品类销售额同比大涨,但线下批发市场却出现"旺季不旺、淡季更淡"的尴尬局面 ,另外,产需对接垂直化,已经成为行业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,中药制药企业产地直采比例从2023年的48%已经提至2024年的75%。这种渠道变革要求从业者必须"买对门票进对场",否则将面临"越努力越失败"的结局。正如80年代计划经济转型、90年代全民经商、2000年电商崛起的历史规律,当前行业风口正在重塑产业链价值分配格局 。


四、认知革命:从迷信权威到独立判断的思维觉醒
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中药材行业的"专家经济"正遭遇信任危机。一些所谓的"网红专家"往往是通过直播间营造"神机妙算"的假象,但实际水平却令人堪忧。近期曝光的"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"身份造假事件,揭开了伪专家泛滥的冰山一角。据行业观察,当前中药材行业70%的"专家"头衔是通过赞助或关系获得,其含金量已严重稀释。


这种现象倒逼从业者不仅对某些中药材品种要有独立判断能力,同时对行业一些所谓的专家、网红大咖更要提高认知能力,不要被他们的“头衔、光环”闪瞎了双眼,盲从盲信之下,可能就会被他们误导,给自己的生意带来很大的风险。


五、未来趋势:分化加剧与品质革命的行业新局

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,中药材行业当前正呈现出鲜明的分化趋势。一方面,那些南辕北辙、低端无序扩张的非道地药材品种,因库存高企、需求疲软将可能长期在低位震荡;另一方面,那些符合GAP标准规范化种植的道地药材,今后将会在集采联采、中药溯源、新药典标准的实施或推动下价格持续坚挺向好,成为逆势增长的新亮点 。


中药材行业未来的真正赢家将具备三大核心能力:一是数字化管理能力,二是科技创新能力,三是国际化布局能力!就当前行业状况而言,在这场深刻的行业变革中,唯有打破惯性思维、拥抱价值重构的企业或从业者,才能在新一轮产业周期中抢占先机,并继续一路辉煌。


注:本文作者系一位龙胆草药材专营商,欢迎与之咨询龙胆草品种相关业务,联系电话:13956710398  段华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。

上一篇: 临潼石榴皮

下一篇: 没有了

会员评论

发表评论

用户名:匿名  匿名回复

0/5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