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土鳖虫涨至125元(清水大),目前跌至40元。土鳖虫为何价滑,低价还能走多远?
土鳖虫,又名土元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,主产安徽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湖南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本系野生,由于农村长期使用化肥、农药和灭鼠药,其生活空间越来越小,过度的采集进一步导致野生资源减少。随着价格的高升,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有人尝试人工饲养,进入2000年后随着价格的高升,人工养殖得到快速发展。
2005年土鳖虫价格涨至55元,而且高价持续到2006年。在高价的刺激下,全国各地掀起养殖土鳖虫热潮。由于养殖的盲目扩大,土鳖虫生产过剩,2007年从39元以上下滑至21-22元,此价持续到2009年上半年。由于土鳖虫价格下滑,养殖户多赔钱,多减少了养殖规模,2009年新货产量显少,价格小幅回升至35元左右。
土鳖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,完成一个世代需经卵、若虫、成虫3个阶段,历时2-3年。具有喜潮湿,喜温、畏炎热,抗冻,怕光、昼夜伏出,假死,休眠及自相残食等特性。为杂食性昆虫,取食特点为喜新鲜、忌陈旧,耐饥饿。
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-30℃,超过40℃开始死亡,低于10℃时,停止活动,进入休眠。虫卵发育最适温度为28-30℃,相对温度70-75%。土壤最适湿度1-4龄若虫为20%,5-7龄12%,8龄以上及产卵期均为13%。雄成虫较雌虫寿命短,雌虫一次交尾,终生产卵。一生能产卵30多枚,卵成块产出。产卵时,不立即将卵鞘产出体外,有一个明显“拖卵期”,一般为2-3天,最长6天,最短15-16小时。平均每个卵鞘孵化出若虫8-10个。
图示:土鳖虫近三年历史价格
由于2007-2008年土鳖虫价格低落,养殖户多减少了养殖数量,生产恢复需要时间,2010年土鳖虫价格再次高升至50元以上,最高价涨至65元。虽然进入2011年土鳖虫价格有所下滑,但是,依然在55元以上运行近一年。
土鳖虫持续两年多的高价,再次点燃养殖户的积极性,在养殖户大力宣传下,全国各地重新掀起养殖热潮,2012年价格便跌落下来,最低价跌至25元左右。2013-2015年土鳖虫价格在32-35元上下徘徊近三年之久,大规模养殖减少,但是,有的养殖户仍在坚持小规模养殖。2016年土鳖虫价格下滑至24-26元,2017-2018年回升至28元左右。土鳖虫经历了2016-2018年三年多的低价,养殖户收益降低,多数养殖户弃养或减少养殖规模。
2019-2020年土鳖虫价格小幅回升至40元左右,由于社会整体物价的提升,对养殖户来说,40元的价格没有多大诱惑力,养殖户积极性不高。在连续近5年养殖户减少的情况下,新货明显产不足需,库存得到良好消化。进入2021年在市场实际需求拉动下,土鳖虫价格加速上扬,在不到一年内从46元涨至90元左右,选货涨至120元,高价一直持续到2022年。2023年土鳖虫从125元逐渐下滑至75元左右,2024年在75-80元上下徘徊近一年。2025年初跌至55元,目前40元左右。
按照养殖户卖价80元计算,每100平方米产600公斤干货,100平方米收入4.8万元,如此高的收入将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。土鳖虫在2022-2023年高价期间养殖规模扩大,导致了生产过剩。
饲养捕收:一般于10-11月,捕收产卵2年的雌虫;如冬季加温饲养,14-15个月就达到入药程度。雌虫第2年产卵量低于第1年,自然死亡率高,商品出干率约低30%。因此,采收要结合分档,首先捕收超过产卵盛期或已达到入药程度,及体弱不能越冬者;饲养虫口密度过大时,留足供繁殖的雌虫,余者大批采收;非强壮做种的雄虫在蜕完第7次皮后,如还没生翅,亦可挑出来,加工成商品。
土鳖虫是治疗妇科和伤科病的常见药。不仅用于临床配方,还是不少中成药的重要原料。据统计,以土鳖虫为原料生产的“红药片”“跌打丸”等中成药达30多种。特别是近年来,又发现土鳖虫有抗肿瘤、抑制白血病、肝出血及肝障碍等作用;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、白血病、肝炎、肝硬化、肺结核、痔疮等症,市场年需求量2000吨左右。
土鳖虫刚从三年多高价跌落下来,养殖户一时半会儿不会放弃养殖。如果未来2-3年土鳖虫价格继续走低,可能打击养殖户积极性。等土鳖虫养殖户放弃或减少养殖规模,离涨价时间就不远了。
注: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。
上一篇: 木香或成药材圈“黑马...
下一篇: 附子低价还能走多远
发表评论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